表面處理(噴砂除銹) :
1.1 噴砂設備選擇:選用高效噴砂機和無油空氣壓縮機,并配備有空氣凈化裝置及油水分離器。
1.2 磨料的選擇:
(1)噴射用磨料要干燥,無油污,清潔無雜物,不能對涂料的性能有影響。磨料的導電率將不得到高于-300ms/cm。河砂將不得用于噴砂使用。
(2)噴砂磨料應達到要求清潔度,沒有磨料粉末留在被清潔表面。磨料不應含有超過總共5PPM的可溶鹽或過量的灰。磨料應上報批準,且一旦批準,沒有預先同意不能改變。在有可能污染磨料的室外或室內(nèi)車間,磨料不能重復使用。
(3)磨料的大小要能夠產(chǎn)生規(guī)定涂料系統(tǒng)要求的粗糙度。噴砂表面的峰谷高度差不能超過0.1mm。表面粗糙度級別根據(jù)ISO8503進行評估。(4)噴砂時注意防止油和/或水對噴砂后鋼材表面的污漬。
1.3環(huán)境的測定:噴砂作業(yè)時,環(huán)境溫度應高于5°C(低于5°C時采取相應措施),基體表面實際溫度高于露點溫度3°C ,空氣濕度不宜超過85%。
1.4 噴砂施工工藝參數(shù):
參數(shù)名稱 |
嘴砂參數(shù) |
注明 |
噴砂距離 |
100-300mm |
|
噴砂角度 |
60°- 70° |
避免90°,以免砂粒嵌入基體 |
空氣壓力 |
0.5- 0.7Mpa |
|
噴砂嘴孔徑 |
8-15mm |
孔徑增大0.25d時,更換噴咀 |
噴槍移動速度 |
以保證質(zhì)量為原則 |
|
砂粒大小 |
1.0-2 5mm |
|
1.5噴砂除銹示意圖
1.6噴砂操作:
開車前應先把合格的磨料裝入砂罐,檢查配套設備的鏈接性能和壓力儀表的準確性,理順噴砂管道,操作人員穿好防護衣,裝好噴砂、槍頭,以準備工作就儲后,再開動機器,打開噴砂閥門,開始噴砂。
1.7噴砂氣體壓力須控制在0.5-0 7Mpa之間,
1.8噴砂槍嘴距離基體面應控制在100-300mm之間,噴砂角度60°- 70°,避免90°,以防砂粒嵌入基體。
1.9噴砂后的基體表面達到無油脂、無氧化物、無雜物,使基體露出均勻一致的灰白色表面。
1.10所噴好的清潔度應達到GB/T8923-88標準Sa2.5級的要求,粗糙度應達到30μm-85μm,否則重新噴砂處理。
1.11噴砂設備應盡量接近工件,以減少管路長度和壓力損失,避免過多的管道磨損,也便于施工人員相互聯(lián)系。
1.12噴砂軟管力求順直,減少壓力損失和磨料對彎折處軟管的集中磨損,對運行中必須彎折處,要經(jīng)常條換磨損方向,使磨損比較均勻,延長軟管使用壽命。
1.13噴嘴移動速度視空氣壓力、出砂量及結(jié)構(gòu)表面污染情況靈活掌握,噴嘴移動速度過快,表面處理不徹底,再補射時會使附近已噴好的表面遭到磨損,且降低功效。噴嘴移動速度過慢,會使工件遭到削弱。
1.14噴砂完畢,應用壓縮空氣吹凈表面灰塵和附近的積砂。
1.15涂裝前如發(fā)現(xiàn)基體金屬表面被污染或返銹,應重新處理以達到要求的表面清潔度等級
1.16檢查的方法可依次通過下列四大步驟進行:
1.19噴砂作業(yè)安全與勞動保護:
(1)噴砂工作時必須全身防護, 防止粉塵污染,控制粉塵蔓延。穿具有空氣分配器的頭盔面罩防護服、厚手套和耳塞。噴砂輔助操作人員,可選用阻塵效果好,呼吸阻力小,質(zhì)量輕的過濾式防塵口罩。
(2)噴砂工作時應劃清工作區(qū)與安全區(qū),施工現(xiàn)場要有安全標志線,禁止無防護的人員進入磨料直接或間接射及的區(qū)域。
(3)作業(yè)前操作工應檢查軟管、接頭、空氣壓縮機和噴砂機等,在確認沒有破損和故障后方可使用。
(4)當現(xiàn)場需要防止磨料飛濺時應搭建臨時棚屋。
1.20修補時的表面處理
(1)噴砂處理的方法和要求可參照二次除銹進行。注意:在修補處理時,應當注意對周圍完好涂層的保護,避免損傷周圍涂層。
(2)采用動力工具處理時,應當達到GB8923-88中規(guī)定的St3的標準。
(3)對于修補表面處理邊緣的原有涂層 ,應當使用動力砂紙圓盤打磨破損涂層的邊緣,形成光順的斜坡,以利于修補油漆與原有涂層的光順過渡,保證整個涂層的良好外觀和漆膜的均勻。